当前位置 :健康教育 / 【科普】宝宝总是不舒服?可能是过敏在“作怪”!
其实过敏并不是疾病,而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一次“误判”和“过度反应”。它把一些本来无害的东西(比如牛奶、花粉),当成了危险的敌人,并发动了攻击,这个过程带来的炎症,就是宝宝各种不舒服症状及来源。
过敏=免疫系统的“误报警”!
1. 食物(最常见诱因)
婴幼儿:牛奶、鸡蛋
儿童/青少年:花生、坚果、鱼类、贝类、小麦(亚洲地区常见)
2. 吸入性过敏原:螨虫、花粉、宠物皮屑、霉菌等。
3. 接触性过敏原:某些护肤品、羊毛衣物、燃料等。
4. 药物:抗生素(青霉素、头孢)、解热镇痛药等。昆虫毒液:蜜蜂、黄蜂、蚂蚁等。疫苗、化妆品、染发剂。
皮肤:宝宝出现湿疹、荨麻疹(风团样)、红肿。
呼吸道:宝宝鼻塞、流鼻涕、打喷嚏、咳嗽、喘气。
消化道:宝宝呕吐、腹泻、腹胀、便血。
全身性(严重):这是一个紧急情况!!!过敏性休克(面色苍白、呼吸困难、意识模糊)。
不同的过敏原和不同的宝宝,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。可能集中在皮肤(又红又痒)、呼吸道(像感冒一样)或肠胃(上吐下泻)。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全身反应:喘息、呼吸困难(喉水肿是致命主因)、低血压、心动过速、心律失常、头晕、意识模糊、嗜睡等,需要立即就医!
如果怀疑宝宝过敏,家长千万不要自行判断或一味忌口,科学应对很重要。
第一步:记录与回避
详细记录宝宝的饮食和接触物,初步找到可疑的“元凶”并回避它;
第二步:及时就医
带宝宝去看儿科或皮肤科医生,医生会通过问诊及专业检查(如皮肤点刺试验、抽血查IgE)来明确诊断。
第三步:药物治疗
外用药物:针对红斑、丘疹、瘙痒等症状,可使用炉甘石洗剂,症状严重可使用激素类,如: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、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。
第四步:长期管理
保持居家干燥清洁,阅读食品配料表;过敏无法根治,但可以管理。严格回避过敏原、改善生活环境是长期管理的核心。
最后,了解了这些,是不是对过敏不再那么焦虑和恐惧了?大多孩子的过敏现象会随着成长、免疫系统的成熟而逐渐改善。“科学认知、细心观察、及时求助”,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!
一审:徐 庆
二审:刘 传
三审:徐 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