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健康教育 / 【科普】儿童便秘只会用开塞露?
便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,功能性便秘在儿童便秘中约占97%,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、粪便干硬、排便困难,可伴有腹胀、腹痛及食欲下降、排便时哭闹以及烦躁、焦虑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。严重影响我国儿童的生活质量甚至身心发展。
罗马IV诊断标准中关于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
注意:<4岁患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至少符合表中两项条件,且持续时间达1月。
1. 饮食问题:膳食纤维不足、喝水少,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超标、食物不耐受。
2. 精神心理及行为因素:入园早期因紧张不愿使用学校厕所而忍便;作息时间改变干扰如厕;对排便疼痛产生恐惧心理;久坐少动。
3.遗传因素:有便秘家族史更容易出现便秘。
1.饮食调整:添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;少吃高糖食物、精米、白面、油炸食品、肥肉奶油及过量高蛋白食物。
2.如厕训练(一般在18~24月龄进行)
具体方法:
①开始可以鼓励孩子穿着整齐的衣服坐在便盆上,每次几分钟,逐渐习惯便盆,大概1周后可鼓励孩子在脱下尿布湿或裤子后坐在便盆上。
②定时如厕:一般于餐后30~60分钟进行(尤其是早餐后30分钟为胃结肠反射最强期),每次5min左右(避免久蹲引起脱肛、痔疮),每日2~3次,每日应在同一时间进行排便训练。
③体位:训练时,孩子应坐在便盆上,使用蹲位排便姿势:膝盖高于臀部,脚部要有支撑,身体略前倾。
④逐渐指导儿童学会正确的排便用力方法:深呼气屏气同时向下用力。

3.药物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,可以使用一些缓泻药物,如乳果糖、开塞露等,帮助孩子缓解便秘症状。但需注意,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。
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、规律的排便训练及规范的药物治疗,大多数儿童便秘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管理。
一审:徐 庆
二审:刘 传
三审:徐 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