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 :新闻通知 / 媒体聚焦 / 【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】“一条龙”服务保障母婴健康

【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】“一条龙”服务保障母婴健康
2021年12月30日 21:05:00 发布  浏览量15711

 微信图片_20220304095138.jpg 


      “一名三胎产妇顺产后出现大出血,情况十分危急,鉴于技术力量不能有效治疗,希望转入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救治。”11月19日晚,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,正在值班的产科副主任马玲玲接到某县妇幼保健院紧急电话,马玲玲立即将情况反馈给值班院领导。



  作为遵义市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,该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,迅速组织妇科、产科、麻醉科、内科和MICU专家做好准备,待患者入院后,经多学科专家会诊,快速制定了救治方案,并通过多学科专家团队协作,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。


  近年来,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始终坚持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”的理念,紧贴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,制定了孕产期专科发展规划,通过完善服务流程和技术规范,严格管控医疗质量安全,创新服务模式,形成了“孕前——孕期——产时——产后”全方位服务,不断满足广大孕产妇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。


  孕前,结合公立医院性质和特点,该院根据不同阶段女性特点等因素,先后成立了少女学校、妇女学校、孕妇学校、妇产科讲学团4个公益性组织,为广大女性普及和传播健康知识。其中,基于“优生、优育、优教”的目的,孕妇学校通过每月开展免费专家讲座的形式,用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向孕妇讲解孕期保健和新生儿保健知识;结合国家全面放开“二胎”“三孩”政策,该院妇产科主任肖雁冰博士先后绘制了“高龄妇女备孕二孩流程图”和“高龄妇女备孕三孩流程图”,得到了省、市卫健部门乃至国家卫健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,得以全面推广。同时,该院还成立生殖医学中心,通过开展“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夫精人工授精”项目,让更多“不孕不育”夫妻成功怀上了宝宝。


  孕期,作为我市市属医院中首家拥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,该院成立了产前诊断中心,并先后开展了无创DNA、唐氏筛查、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、地中海贫血基因等产前筛查项目,以及常见染色体病、神经管畸形、超声下可见的严重肢体畸形和内脏畸形等产前筛查与诊断。针对特殊孕产妇,该院开设了母婴乙肝阻断门诊、妊娠糖尿病一日门诊、高血压门诊、遗传咨询门诊、助产士门诊、营养门诊、保胎中心等,采用一对一个性化分析及处理,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孕妇需求,确保母婴安全。作为遵义市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之一,该院肩负着遵义市及周边地区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工作,通过开辟绿色通道、严格高危孕产妇入院备案管理等措施,及时掌握高危孕产妇情况,保障母婴健康。


  产时,针对即将临盆的产妇,2015年,该院成立了贵州省第一家公立医院家庭产房(LDR),率先在全省家庭产房的模式上探索,为优质分娩提供多样性选择,在搬入新蒲新区院区后,通过设置温馨产房、开展气囊仿生助产技术等新技术,极大地提升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。同时,作为较早开展“分娩镇痛”的医疗机构之一,从2015年至今,该院已为上万名产妇实施了“无痛分娩”,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,正因为如此,医院于2019年成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。


  产后,针对孕妇孕期、产时、产后的生理过程,医院还提供了包含中医康复、盆底康复等科学全面的康复指导,有效促进了产妇各系统、器官功能的恢复,确保了产妇产后健康。


  目前,该院有产科医生26人,其中高级职称8人、中级职称8人;有护士46人。产科搬入新蒲新区院区后,有床位110张,其中家庭式产房22间;并设立了温馨产房6间、普通产房1间、隔离产房2间、产房急诊手术间1间,有效满足了不同产妇的需求。今年以来,该院产科共接生婴儿近4000名。



来源:遵义日报 记者:陈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