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! 我是罗洁。从2000年穿上这身护士服,在妇产科护理岗位一站就是二十多年,时光带走了青涩,却带不走我对这份职业的初心。
这二十多年里,我从产房里迎接新生命的助产士,慢慢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“多面手”。母婴保健资格、导乐陪产师、新生儿抚触师、健康管理师、临床新生儿听力学检测技术资格、全省护理管理实践培训资格、孕妇学校师资培训资格、急诊急救护理能力培训资格……这些资质不是冰冷的证书而是我想给患者更专业守护的底气。在妇产科的22年,我总想着怎么让孕产妇及家属少点焦虑,于是我们推行了“全程陪伴式护理”,把导乐陪产和新生儿抚触融在一起,深受新手爸爸妈妈们的欢迎!被大家叫一声“产房里的暖心天使”,是对我最珍贵的认可。
2022年到2024年,我去了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,角色变了,但守护健康的使命没变。跑社区、进学校、下乡镇,为群众办实事:我和同事们做了30多场急救培训,看着两千多人学会了自救互救,心里特别踏实。新冠疫情那阵子,我把产科的经验融进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护理培训里,还拍了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科普视频,没想到拿了市级优秀奖,原来专业的知识用通俗的话讲出来,真能帮到这么多人。
去年回到门诊负责一站式服务中心,我琢磨着怎么让服务更贴心。我们开了全市首家妇女儿童健康热线,优化了标识,大家找路时间少了40%;设了四季茶饮点,改了LED屏推送业务信息;还给特殊群体开了绿色通道,配上导诊专员。看着大家少跑点路、多省点事,我就觉得值。
管理上我认一个理:细节里藏着大情怀。规范登记本、建“24小时响应、48小时反馈”机制,就是想让大家的建议有回应,丢了东西能找着,物资用得明明白白。
其实护理这行哪有什么轰轰烈烈,感动往往就在小事里——老年患者拉着导诊员的手说谢谢,热线里传来一句“太清楚了,谢谢啊”。这些瞬间都在告诉我,我们做的每一点,都能变成温暖别人的力量。
这二十五年,从产房到急救中心,从科室到服务大厅,我一直记着“耐心倾听,细心呵护,以患者为中心”。未来的路还长,我会带着这份专业和温情,继续守护大家的健康,一直走下去。
一审:徐 庆
二审:刘 传
三审:徐 宇